深企“买买买” 半年欧洲并购16宗_园区信息_广东省工业园区网
欢迎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重要提示:

深企“买买买” 半年欧洲并购16宗

栏目:园区信息 点击量:2,982 发布时间:2016-10-21

  10月19日,由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指导,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中心(德国)、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和南方日报联合主办的2016中德企业投资与并购论坛在佛山召开。

  南方日报在论坛上正式发布的《珠三角企业欧洲并购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近年来,深圳企业对欧洲企业并购逐年增多,仅2016年上半年就发生了16起对欧洲企业的并购案。深圳企业海外并购活动特点表现在其民营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获得实用技术合作为主要的并购目标,并购目标公司以欧美企业为主,主要分布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批发业和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行业。

  《报告》建议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过程中应建立并购决策的科学机制,拟定清晰的并购目标,建立跨国经营管理人才梯队,建立良好的治理模式,推动战略协同和要素整合同时借助专业服务机构力量推进并购,以降低风险和减少障碍。

  1“爆买”模式

  预计深企下半年海外并购势头更强劲

  随着深圳企业不断“走出去”,企业境外投资活动日趋活跃。

  据深圳市经贸信息委统计,2016年1月至6月,深圳企业备案的海外并购交易宗数已达88宗,协议投资总额达48.4409亿美元,约为去年同期协议投资总额的1.68倍。截至2015年底,深圳市有4289家企业在境外投资设立了4736家企业或机构(不含已注销的企业或机构),深圳市企业的海外并购呈现出较强的增长势头。

  “随着‘中国制造2025’与‘工业4.0’的提出,中企走出去的方式已与往年不一样。相比起‘哪里制造’,利用全球智慧和资源,把核心技术‘控股权’掌握在手里意义更重大。”深圳市企业并购促进会执行会长贾玉宝对记者表示,经济持续低迷的欧洲比较欢迎外来资金,以应对欧债危机后需求低迷、投资不足的困境,对于深圳乃至珠三角企业来说也是个学技术和提升品牌价值的好机会。

  深圳市经贸信息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实施海外并购,深圳企业获得了并购目标企业已有的市场、技术和人才,对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拓展海外市场有着积极的作用,预计今年下半年海外并购势头依旧强劲。

  济峰资本合伙人余征坤告诉记者,在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等新技术革命推动下,全球产业结构重组在加速进行。“在国内城市中,深圳企业在医药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多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开展并购推进了深圳与全球产业体系的融合。”

  据余征坤介绍,深圳越来越多的A股医疗器械类公司开始寻求境外并购的机会,“这些医疗器械公司不仅希望通过海外并购来实现新的利润增长点和市场发掘,还希望通过海外并购来实现技术的更新换代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另外,他也坦言,相对于国外资本市场,国内A股市场有着无可比拟的估值优势,跨境收购的获利空间十分明显。

  2并购风险

  对欧洲政策环境认知不足或导致无意中违反法律

  近年来深圳企业对欧洲企业并购逐年增多。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上半年就发生了16起对欧洲企业的并购案。不过,很多企业到欧洲并购当地企业过程中都会遇到不少障碍,也要应对可能存在的诸多风险因素。客观全面地认识这些障碍与风险因素,是取得并购成功的重要条件。

  《报告》指出,珠三角企业在欧洲并购当地企业过程中的障碍和风险首先是对欧洲法律与政策环境认知不足。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开展海外并购企业,即使是大型企业,对相关的法律法规缺乏全面认知,导致无意中违反法律遭受行政处罚。

  其次是自身缺乏专业化的并购人才,尤其是语言、技术、管理三合一的复合型人才极度匮乏。在并购过程中,人才问题尚可通过第三方专业组织弥补,但并购之后,在文化、财务、人员的整合工作上,许多珠三角企业的人才梯队远不能满足这些需求。

  第三是尽职调查不充分,粗糙的尽职调查为后续并购活动埋下法律陷阱,大大提高了并购项目的风险。

  此外,企业并购目标不明确。珠三角企业并购活动一般都是以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为内在动因的,并购动机有资源获取导向、市场获取导向和技术获取导向三种。不过有的珠三角企业并购的动机不明确,带有盲目性。如果只是在并购过程中追求规模目标,忽视了企业并购的战略性目标,即与产业发展、技术发展趋势相一致的竞争性目标,那么就很容易在并购中迷失,走向变革的失败。

  企业并购后的整合难题也值得关注。由于不同企业所处的环境、自身定位、战略规划等方面存在差异,各企业有着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融合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在经营理念、价值观、管理方略、劳动人事等方面都可能存在长期和激烈的冲突,如何把握好两种文化的整合、重塑、创新的过程,对并购重组企业是严峻的挑战。

  3政府作为

  搭建欧洲并购信息中枢助企业“走出去”

  当前,欧洲传统技术强国整体经济状况仍处于低迷状态,不少国外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急需补充资金以保正常运行,这为广东制造业带来了海外并购的“抄底”契机。广东企业可以较低的价格获得优质项目、先进技术、国际品牌和优秀人才等。

  在此情形下,地方政府部门如何助力企业海外并购?《报告》指出,首先,政府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强对企业跨国并购意识的“启蒙”和培育,通过提供信息、培训、辅导和咨询等服务,提高企业的全球化意识、创新意识与品牌意识,推动企业“走出去”借海外并购实现产业升级,并帮助企业在跨国并购过程中将国际化战略与资本运营战略结合起来,增强企业在并购中的博弈能力。

  其次,政府部门可聚合社会各方力量,搭建跨国并购“出海通道”,推动企业加速融入全球创新一体化。事实上,为了抢占创新发展的风口,发达国家纷纷布局搭建跨国技术合作交流平台,以顺应全球创新一体化潮流。例如,在美国硅谷就有不少国家的政府机构和企业在欧洲设立投资办事处、加速器等机构,构建起集信息收集、项目挖掘、科技投资、人才引进、企业培训、投融资服务等为一体的国际化通道,取得非常明显的效果。

  第三,政府部门应提供高效服务,提升跨国并购政府行政审批效率。审批流程和手续的简化和效率提升,有助于企业在环境多变的情况下迅速开展并购管理工作。

  第四,加强对当地产业和国际趋势的调研,依托智库机构搭建适合当地需求的欧洲并购信息中枢。为更好地规划和指导地区产业、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经济合作,政府部门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打破供需对接瓶颈。一方面是掌握本土的需求信息,对具有“走出去”优势的产业情况开展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要掌握欧洲的供给信息,利用国际化的通道,加快收集、梳理、研究欧洲先进国家的技术供给信息,及时向本地企业进行发布。

  4并购决策

  主动寻找契合企业规划的并购对象

  《报告》建议企业首先要建立并购决策的科学机制,拟定清晰的并购目标。在开展并购活动前,企业内部应当要建立合理的并购决策组织架构。如中集集团在开展并购前就建立了工作小组、领导小组,此外还要经过上层的董事会战略投资委员会的决策,这种架构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决策小组应该在事前通过内部的战略讨论,明确并购实现的战略目标和方式。还要通过对目标企业、目标国家的深入考察,掌握潜在收购对象内部及所在地区政策、法律方面的全面信息。

  中集收购英国Retlan公司的主导者、中集车辆集团总经理李贵平曾表示,海外并购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程,企业一定要从自身业务规划需求出发寻找对公司发展有增益的企业,而不能仅仅因为市场上有出售,或者因为片面地看中了对方公司的技术,就不顾其糟糕的财务表现而入手。简单而言,就是要“主动买”,不能因为有卖方而“被动买”。

  其次,企业应借助专业服务机构力量推进并购,聘请专业的财务和法律、营运顾问,借用外部专业服务机构力量来开展并购方的尽职调查和其他的并购辅助服务,以降低风险和减少障碍。

  第三,企业应建立跨国经营管理人才梯队。企业并购变革成功的关键还是在于企业跨国管理能力瓶颈的突破。一旦可以在经营人才队伍上取得长足的进展,并购障碍克服和风险应对就更有希望。

  第四,企业应建立良好的治理模式,推动战略协同和要素整合。企业必须先塑造管理内功,在国内的经营管理当中就应当熟悉董事会治理和职业经理放权管理的模式。然后在并购当中,通过董事会治理结构对目标企业进行管理,不干预对方具体经营决策,极大地保留当地管理团队,发挥本地经营优势。

相关信息

关闭

在线客服

入会咨询服务

020-83579820

招商咨询电话

13660872304
020-83590403
联系人:黎小姐

合作咨询

13602754269
020-83501327
联系人:唐先生
邮箱:yuanquxiehui@163.com

关闭